李强出席这一开幕式,释放重要信号
全国人大代表张伯礼:让古老的中医药...
中央纪委国家监委,最新通报!8人被...
张伯礼:“说明白、讲清楚“中医药疗...
加强涉外法制建设 营造有利法治条件...
爱国主义教育法表决通过,自明年元旦...
中方办宴,普京与中方高层并排入场,...
习近平致欧美同学会成立110周年的...
自贸试验区十年建设驱动高水平对外开...
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审议
习近平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并主持召...
  >>  

联系我们:
《法制新闻联播网》由“一带一路法律专家委员会”“法治政府建设研究中心”主管。由《法制新闻联播网》编委会主办。由国源智库国际战略发展研究中心联办。
本网编委会,是由国家部委领导和公检法系统专家,新闻媒体行业资深人士组成。
本网以立足政法,宣传法制。弘扬正气,鞭挞丑恶。
开阔视野,警策人生。刊登各类法学理论,探索依法治国。本网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公安,检察,法院,司法,政法,纪检,监察,律协等相关部门协作;新闻信息互传联动。
办公地址:北京西城区月坛北小街13号院
投稿邮箱:f z l b w l @163.com

 

本网站声明
本网信息员闫海生,编号为:fzxwbwoo16号,采编证丢失,特此声明公告作废。
《法制新闻联播网》编委会
 2019年6月1日

 

当前位置  >> 首页 >> 
 
《我的“萧国”我的城——故乡的梦,故乡的人》 张亚明
 发布时间:2023/9/24 浏览次数:290

目录  1、故乡的风,  故乡的云。

          2、故乡的梦,   故乡的人。

          3、故乡的山,故乡的水。

          4、故乡的史,故乡的魂。

           5、故乡的光,故乡的韵。

           6、故乡的情,故乡的忧。


二,故乡的梦,故乡的人

一个偶然的机缘,我回到了魂牵梦绕的故乡,重走了一回历史深处的“萧国”,也让我一改对家乡的固化认知以及尘封的偏见。那是缘于不久前我收到的一份快递包裹,里面有两本书——《萧县城市变迁》《萧县大美辉煌》,主编,是原萧县人大主任李茂祥。

史志性抒写是一种语言建筑,需要历史的钢筋,文化的砖块,词语的水泥和独具匠心的建筑设计。在一个喧嚣浮躁的社会里研究史志,需要一种寂寞伴着孤独的韧性坚守。官员背景的李茂祥却上下求索甘之若饴,仰望星空于寂寥,衔枚潜行于躬耕,寻觅探源于浩繁卷轶,钩深索隐于堆磊故纸。他与古人对话,和先贤交流,由萧城走进“萧国”,由现代走向远古,十年的面壁煮字,千年的深情回望,两部内蕴丰厚的鸿篇巨制就此诞生。

“精神作坊”的“李茂祥现象”让我颇感好奇,连续几天沉浸醲郁,含英咀华,感慨颇多。

“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”。“文史不通,下笔空空”, 没有思想硬核的支撑,再华丽的辞藻叠加也只能是没有灵魂的语言垃圾。闳中肆外纵论古今的两部史书,让我看到了作者“力化腐朽为神奇”的文字张力,也看到作者情寄家国的文化坚守和辩史功力。“大历史观”的视角,审慎把握着历史的真实;虔诚着先人的创造,追寻着祖辈的精魂;形散神聚的凝练笔触,去伪存真的缜密辨析,匠心独具地打造出一个有韵味节奏感、有深沉纵深感的鲜活空间;一个个历史人物和重大事件,呈现了“萧城四迁”的喜怒哀乐,一个个闪回腾挪的纪实画面,还原了萧人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。无论是简约白描还是肆意渲染,无论是慷慨悲歌还是低吟咏怀,都蕴含着萧城绵延不绝的千年文脉,轰响着时代风雨的鼙鼓号角,既恢复了历史的复杂性、神秘性和戏剧性,也凸显了历史在审美创造中的立体感。

为了打响文化品牌,争取更多的脱贫政策,从2017年2月起,萧县的父母官频频“跑部进京”,开始了县级“萧国市”的攻关。一连串的“攻关”动作,一系列的历史钩沉,让我发现了那种“萧国”智慧薪火传承至今的基因。“婚姻外交”的公主和亲,萧齐诸国的“北杏结盟”,折冲樽俎间,制胜在两楹。萧国的历史与神秘,文脉与演变;萧人的殇难与抗争,魂魄与精神;作者的情感与寄托,坚守和呐喊。浩浩史海,荡荡古风,思想深度、精神厚度,林林总总的元素奇妙地交融汇聚,让我产生了难以名状的情感骚动。神秘故乡啊,你究竟收藏了多少荣辱与兴废,沧桑与辉煌?如今,又是一副什么样的表情?

没有了精神故乡必将陷于虚无。愈想忘却的却愈是难以忘却。遥远的记忆潮水般涌来,故乡的面貌愈加地清晰,我好似看到家乡的牛羊在向我招手,老屋的炊烟在向我呼唤。无需伪装,无需掩饰,我想一步飞到生我养我的那片热土,撩开重重叠叠的迷雾,抚摸沧桑层叠的皱褶,重温朔风劲舞的哲理,欣赏沟渠阡陌的箴言,聆听淮北原野的心韵……这就是故乡的魅力所在,故乡的土壤不仅生长着赖以活命的红薯、大豆和玉米,还沉积着魂兮归来的推拥力量。不知是谁发明了“冲动”这个词,汨汨的乡愁一旦泛滥成河,“说走就走”的冲动就是一种必然,冲动,让我踏上了回乡的旅程。

萧国很远,萧城很近。然而,远与近已不是距离,从牛背上的中国到高铁上的中国,最为伟大的变化就是“中国速度”。“复兴号”列车沿着京沪高铁呼啸狂奔,犹如一枚浓缩空间距离的“现代化”箭头,掠过了魏巍泰山,跨越了滚滚黄河,来到徐州陇海线一个大拐弯,缓缓停在了“萧县北站”。

幽蓝寥廓的穹宇、几近悬停的白云,汉风古韵的车站,仰俯间我进入一个高邈澄澈的遐想空间。望着拔地而起的新凤城、近在咫尺的凤山隧道,一股潮水漫上了我感情的沙滩——曾经天老地荒、而今岚气蒸腾。在这片浸透了汗水和鲜血的热土上,历史与现代正在这里完美地耦合。

我发现了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,正在超越自然,超越历史,重塑着我魂牵梦萦的家乡。

走向新时代的萧县人民,终以睥睨千古之势打破了“楚河汉界”的桎梏,开始了一场纵横捭阖穿越古今的美丽壮行。魅力四射的凤山隧道犹如贯通了萧县的“任督二脉”,圆了新城老城隔山牵手的“梦”,重要的是陇海线与南北铁路主干线的交汇,为萧县承东接西、沟通南北、走向广阔的世界提供了无限可能。

群山不墨千秋画,绿水无弦万古琴。眼前这一切,让我听到了家乡踔厉奋发追赶大潮的茕茕足音。

故乡的味道真好。或许是机缘巧合,或许是匠心安排,几位“文思敏捷、才华横溢”的文人老友得以重逢,萧县政协主席杨洪军、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胡永乐、萧县企业家联合会名誉会长李茂祥,无不是笔下生花的秘书出身,无不深藏“学富五车”的功底——他们百忙之中的热情接待,让我一扫“近乡情更怯”的忐忑,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,故乡宽厚包容的胸襟,随时都在敞开着,随时都在等待着,等待接纳一颗颗漂泊的灵魂,一个个想家的游子。

身披一袭阳光,心系一份乡愁,饭后便急不可耐驱车前往新凤城。小车沿着环城公路缓缓行驶。吸纳着清新的空气,遍赏鲜花的喧嚣,遍听清风的诉说,绿色是新城的底色,诗意是新城的音符,新城沐浴着时代的春风正在翩然起舞。阳光钻过了枝叶的缝隙,点点光斑在地面上跳动,自豪的宣示着大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脉动。一切如同立体、多维的彩色视屏,令人叹为观止,流连忘返,真是山也愉悦,水也愉悦,身心更愉悦。

一座城市的个性魅力,不仅在于上天的青睐和赐予,更在于后天的塑造与呵护。古风新韵的壁画小品、龙凤石狮的传统雕塑,旖旎绵邈的自然景观、风情各异的仿古景观,无论是楼台庙宇,还是山川河流,大到云遮雾障,小到树木花草,一切的自然、人文景观,既为物象的呈现,也是精神的载体。从文化遗产的传承,到自然遗产的保护;从加强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,到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活力,处处释放着一种文化的魅力与力量。

如影随形的文化气质和品味,可以感受到小城的历史温度和跃动的时代脉搏。理想与实践的交相辉映,历史与现实的珠璧闪光,让我联想起一个个关于精神、关于物质、关于创造的故事,无数的星辰在争奇斗艳,无数的星座在解构重构,初心与使命,梦想与现实,文明与落后,拼搏与呐喊……一幅幅不屈的灵魂底片,一条条薪传的文脉基因,如今正以另一种美的形态呈现!

历史拒绝遗忘,记忆也不愿休眠。李茂祥一路的介绍极具感染力,他把自己的独特认知注入萧县的古今变迁,历史演变、重大事件如数家珍,人文故事、时间数据脱口而出;聊起萧城的四次迁徙、以及县城版图和功能的嬗变,他那不大的脑瓜就像信息密集的电脑,立马描绘出一个千年大变局的全息镜像——

有过繁荣鼎盛,也曾多灾多难,这就是“萧国”。如今破茧成蝶的魅力凤城,就坐落在古为“萧国”的都城北城集。北宋嘉佑六年(1061年),萧国城池完成了第一次搬迁。公元宋熙宁十年(1077年)黄河决堤“南溢于徐州城”,“洪水平地三米,汪洋千余里”,三面环水的“萧国城(北城集)人员伤亡无数,幸存者迁徙半里入南城”,北宋绍圣三年(1096)完成“二迁”;两次城址的位移都在凤山以北;直至明万历五年(1577年)萧城又因黄河水患第三次迁自凤山以南,右倚龙山左傍龙河筑起了龙城。从此,“河山拱戴”基址湫隘的龙城就以“物化”的符号、缄默的姿势,一站400多年。缄默说明了什么呢?无能为力的忍耐赎救?安分守己的顺和中庸?抑或是一默如雷的精神独立?

一个县就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,有着6000多年文明史的萧县,建城史也已3100多年,但因黄河决口水漫萧城历经三次迁徙。时隔444年的第四次“迁徙”,为什么宁可穿越凤山也要回归到“萧国”初始建都的原点?这是萧城的宿命,还是历史的幽默?是感性的浪漫,还是理性的内敛?

面对我的困惑与不解,李茂祥通过空间、时间、文化三个维度,讲述了萧城这第四次迁移的前前后后。

萧县历史上曾属徐州(原楚国国都)管辖,素有“楚风汉韵”“四省通衢、淮海中心”之说。遗憾的是,萧县与徐州地缘相临、人文相亲、文脉相连,先天的地理位置,却消耗着先天的区位优势。改革开放那么多年,萧县“城市病”和“乡村病”依然并存。现代与原始在这里融合,先进和落后在这里交织,县城的综合承载功能弱,城乡融合能力差;东部徐州经济圈波飞潮涌,南部淮北市赶超之声震天,唯有群雄环伺的县城犹如井蛙仰天长叹。郡县治则天下安,县域强则国家富。处在承上启下关键环节的萧县,在市场经济的赛道上白白错失了多少次机会?21世纪的东方列车正在大提速,萧县如何寻找突破口奋起直追?

“我是凤城开发的见证者”,李茂祥这样给自己定了位。其实,他不仅是凤城崛起的谋略者、决策者,也是参与者和建设者之一。时间跨进了新千年,萧县人心头却多了些许的怅然若失,不管是绝对值,还是相对值,周边县市的各项指标都把萧县甩在了身后。萧县要觉醒,萧县要破冰。2005年,时任萧县副县长李茂祥首次发声,“因地制宜,科学定位,东跨西翻,南扩北穿”——跳出“三山夹持”的狭小空间,向东跨越符夹铁路,向西翻越虎山,向南扩至丁里湖以北,向北穿越凤山建设新凤城。

一切的变革都从否定自己开始。科学与愚昧在交锋,先进与保守在碰撞,现代与传统在过招。思想的犁铧掘开了冻土,梦想的蓝图引领着未来,萧县人民以初心昭示信念,以突围诠释忠诚,开始了一场新时代的接力:“新老双城、一体两翼”,内可优势互补,外可扬帆出海。拥抱“徐州经济圈”,融入“长三角一体化”,“主战场”就在凤城!

历史总以一种令人啼笑皆非的方式,让我们感叹造化在弄人。萧城的第四次“迁徙”,终又回归到“萧国”建都的原点。这是天道的轮回,还是哲学的批判?是重复美学的验证,还是偶然暗含着必然?总而言之,谋定而动的萧国子孙如龙破壁,如虎归山,从一条河流出发又回到了那条河流。重要的玄机在于,历史拐弯处的“我们”,已不是往昔萧国的“我们”,踏进河流的脚步,也不是往日蹒跚的脚步。

历史的一半是泯灭,一半是创造。一部古老与年轻同在的童话、一部山水与人文纠缠的传奇,就这样在萧县大地激情上演……

张亚明,笔名萧枫。中国作家协会、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、中国纪实文学学会理事,自然资源作家协会、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。发表文学作品600多万字,著有报告文学集《歌颂与诅咒》、《圣火与锁链》、《卑微与崇高》等10部,长篇报告文学《探秘第三极》、《中国牌矿工》、《信仰与使命》、《权利与良心》6部,电视片解说词9部,部分作品为高校辅导教材。曾获中国新闻奖、报告文学奖、散文奖及政府嘉奖等20多次。 

 

 
人民网 |  中国网 |  新华网 |  中国新闻网 |  新京报 |  中国法学会网 |  中国政法大学网 |  民主与法制网 |  最高检察院网 |  最高法院网 |  公安部网 |  司法部网 |  国务院法制办网 |  国家新闻办网 |  中央宣传部网 |  中国网 |  中央台央视网 |  光明日报 |  经济日报 |  人民法治 |  记者观察 |  中国反腐法治网 |  北京天一堂医药科技研究院 | 

关于本站 - 广告刊例 - 战略合作 - 区域代理 - 免责声明 - 招聘信息 - 联系我们

法制新闻联播网 
主管单位:法治政府建设研究中心   一带一路法律专家委员会   主办单位:法制新闻联播网编委会  京公网安备1101110212025号

版权所有:北京五湖四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  法制新闻联播网   投稿邮箱:
fzlbwl@163.com   地址:北京朝阳区西大望路合生财富广场写字楼501室